現代混凝土施工中,泵送混凝土被廣泛推廣使用。使用泵送混凝可以做到速度快、效率高、縮短工期。泵送混凝土真的只有優點沒有缺點了嗎?
泵送混凝土的特點與明顯缺陷
泵送混凝土指用混凝土泵沿管道輸送和澆筑混凝土拌合物。
它是隨著現代施工技術進步而發展起來的。但決不是沒用泵送混凝土就算不上現代化施工,實際上泵送混凝土因本身的工藝特點及施工工藝等因素造成裂縫普遍存在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結構的抗滲和耐久性能。
首先來看看泵送混凝土的特點,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較大,砂率偏高、砂用量多,水灰比不易控制,容易偏大,石子最大粒徑偏小,泵送劑、摻合物用量較大,如果控制不好極其容易產生混凝土裂縫。
產生裂縫的原因
泵送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主要是:水泥水化是一個放熱的化學反應過程,其間產生一定的水化熱。每克水泥放出502J的熱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00~550kg/m3來計算,每m3混凝土將放出15500~27500KJ的熱量,且大部分水泥水化熱在3d內釋放出來。
混凝土是熱的不良導體,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產生的大量水化熱不容易散發,內部溫度不斷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快,使混凝土內外截面產生溫度梯度,內部混凝土熱脹變形產生壓力,外部混凝土冷縮變形產生拉力,由于此時混凝土拉抗強度較低,當混凝土內部拉應力超過其抗拉強度時,混凝土便產生裂縫。
施工經濟效益
泵送混凝土,特別是在高強度、大流動性條件下,由于水泥用量多,單位用水量大,砂率高和摻化學外加劑,使混凝土干燥收縮,產生裂縫的潛在危險大,為此要按施工要求選擇較低的坍落度,在滿足流動性和泵送性的條件下,使單位用水量降低到170kg/m3以下,在滿足強度條件下,盡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同時,應選用對混凝土干燥收縮影響小的泵送劑。必要時摻加適量膨脹劑。在施工中采用二次振搗,加強抹面和濕養護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
在經濟方面泵送混凝土可以節約人工和加快施工進度,但泵送混凝土也有其缺點,就是水泥用量偏大,外加劑占成本比例也不小,加上對施工場地,電力情況要求較高,維護成本也不低,如電費(或柴油)、各種潤滑油、配套管路,另外設備一次性投資較大,設備轉場費、安裝費也不低。
特別是澆筑較小的單元時,壓球、洗管等工序比主要工序用時還要長,為了保證倉號混凝土量夠用,一般都要多送一些,這一無形中提高了澆筑成本。
綜上所述,在中小型工程中,采用常規混凝土,配合適當的水平及垂直運輸還是不錯的施工方法,比如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閘涵等構造物混凝土入倉采用挖掘機吊料斗入倉的方式,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號: 蘇ICP備13048017號-3
全國服務電話:18626022858 ?
公司地址:徐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興路16號